一、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意義是什么? 1、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埸經濟體制; 2、有利于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3、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 4、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5、有利于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6、有利于推動我國稅制的現代化建設。
二、新企業所得稅法的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三、新企業所得稅法確定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新企業所得稅法確定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四、什么是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均為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法規成立而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埸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埸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埸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埸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埸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埸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埸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埸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五、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企業的不征稅收入是指什么?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是指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財政撥款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
七、什么是企業公益性捐贈?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如何扣除? 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公益性社會團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 1、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2、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3、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4、收益和營運結余主要用于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事業; 5、終止后的剩余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6、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7、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8、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 9、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益事業是指下列事項: 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八、新稅法的稅收優惠方式有哪些? 1、稅基優惠:減計收入、免稅收入、加計扣除、加速折舊、虧損彌補等 2、稅率優惠:優惠稅率 3、稅額優惠:減免稅、稅額抵免等
九、可以享受免稅的農林牧漁項目有哪些? 1、蔬菜、谷物、薯類、油類、豆類、棉花、麻類、糖類、水果、堅果的種植; 2、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 3、中藥材的種植; 4、林木的培育和種植; 5、牲畜、家畜的飼養; 6、林產品的采集; 7、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 8、遠洋捕撈。
十、對從事公共基礎設施的稅收優惠? 對《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埸、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的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一、對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的稅收優惠? 對列入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所得稅優惠目錄內的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二、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 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可以是購買、收購、開發),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3、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4、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5、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目前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已出臺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2、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也已出臺,共分八大領域,分別為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類、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3、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4、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省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組成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十三、什么是小型微利企業?小型微利企業的稅率是多少?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四、新稅法對企業技術轉讓所得的稅收優惠?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五、對研究開發費用的稅收優惠?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十六、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有何優惠? 對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十七、對創投企業的稅收優惠? 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十八、新稅法對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 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十九、對企業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稅收優惠? 對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二十、對2007年3月16日前批準成立的企業,按照法律法規規定享受優惠政策的,如何過渡?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在新稅法施行后5年內逐步過渡到法定稅率。其中,享受15%稅率的企業,2008年按18%稅率執行,2009年按20%稅率執行,2010年按22%稅率執行,2011年按24%稅率執行,2012年起按25%稅率執行。原執行24%稅率的企業,2008年起按25%稅率執行。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等定期減免稅優惠的企業,新稅法施行后繼續按原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及相關文件規定的優惠辦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滿為止,但因未獲利而尚未享受稅收優惠的,其優惠期限從2008年度起計算。 |